上海临港无人驾驶出租车正式运营

腾赚网 91 0

随着智能网联政策逐步落地,自动驾驶商业化正迎来曙光。8月16日,上海临港首批无人驾驶智能网联出租车正式面向公众运营,服务覆盖主城区58个高校、办公和商业点位,每日营运时间为8时至20时。收费标准为5公里内起步价16元,超5公里按每公里4元计费,无其他附加费用。此次开放不仅是技术落地的体现,更是对商业化可行性的大规模验证。

此前,7月28日上海已发放新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小马易行、百度智行、赛可智能等企业成为首批获准运营单位。高盛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上海的进展印证了一线城市在行业初期的引领作用,并预计技术进步、成本下降及生态扩展将推动商业化加速。著名投资人凯西·伍德也在8月14日加仓小马智行约1337万美元,显示市场信心。

小马智行二季度表现亮眼,总营收达1.54亿元,同比增长75.9%;Robotaxi业务收入1090万元,同比增长157.8%,其中乘客车费收入激增超300%,注册用户同比增长136%。第七代Robotaxi已量产下线超200台,累计路测里程突破200万公里,车辆总数超500台,稳步推进千台目标。目前,小马智行是唯一在北上广深开展全无人Robotaxi收费运营的企业,也是上海浦东唯一常态化商业运营服务商。

与此同时,中国自动驾驶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文远知行8月15日宣布Grab将对其进行数千万美元股权投资,双方将合作在东南亚大规模部署L4级Robotaxi。该投资预计不晚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文远知行还将把自动驾驶技术融入Grab的车队管理系统。

资本市场也给予积极反馈,上周五小马智行股价收涨4.69%,报15.86美元,市值达56.35亿美元;文远知行收涨2.80%,报9.92美元,市值28.23亿美元。高盛预测,到2030年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达140亿美元,车队规模约53.5万辆;到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至610亿美元,车辆总数达230万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