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正式开赛,来自全球近280支队伍的500多台人形机器人齐聚一堂,在田径、表演、工业、医疗等多个场景中展开激烈比拼。尽管部分机器人具备自主操作能力,但多数仍依赖人工遥控,业内专家指出,当前机器人自主性仍显不足,距离构建通用型“世界模型”还有不小差距。
在田径赛场上,各种形态的机器人各展所能,有的健步如飞,有的步履蹒跚,甚至有机器人断臂仍坚持完赛。最终,灵翌科技以6分34秒夺冠,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工机器人”和杭州宇树科技分列二、三名。比赛规则允许遥控或完全自主操作,但自由体操等项目必须实现自主控制。业内分析指出,遥控考验本体,自主依赖“大脑”,而目前的具身智能大模型尚处于“ChatGPT前夜”,数据积累、模型架构、核心部件成本等仍是发展瓶颈。
为满足机器人对通信的高要求,赛场全面部署了5G-A网络,实现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网络支撑。北京联通副总经理秦洋表示,5G-A不仅为机器人提供了类似“神经”的连接能力,也为未来“人+具身智能共生”的智慧底座打下基础。
与此同时,多家头部企业正冲刺年度交付1000台的目标。禾川科技、乐聚机器人、智元机器人等纷纷布局工业、服务场景,推动人形机器人从概念验证迈向实际应用。随着虚实结合的数据积累和模型优化,行业正加速迈向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