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高质量改革持续推进
随着浮动费率基金、科创债ETF等创新产品陆续推出,公募基金高质量改革方案的推进节奏和焦点问题持续引发业内热议。今年5月,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围绕公司治理、产品发行、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多个关键层面,细化25条举措,为行业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
“公募改革25条”落地已三个月,细节逐步清晰。业内关注的核心包括:新产品落地节奏、业绩比较基准指引与基准库的年内推出、费率改革第三阶段的近期落地,以及明年可能实施的投资者盈亏比信息披露和薪酬管理新规。浮动费率基金作为改革重点,首批26只产品迅速获批并募集约259亿元,第二批12只产品也已陆续进入发行阶段。监管明确表示,浮费基金审批将常态化,产品注册节奏有望加快。当前讨论集中在存量处置、创新方向及是否扩展至其他类型产品,而头部基金公司试点后,其他公司也将逐步跟进。
费率改革方面,自2023年7月进入实操阶段以来,行业已完成存量产品降费和交易佣金规范,两年间管理费率减少超14%。业内期待第三阶段改革,重点在于调降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直销平台或将让利不收取销售费用,代销尾佣则进一步降低。同时,大规模宽基ETF降费后,场外指数基金和货币基金的费率也有望下调。此外,基金运作环节中的固定费用如登记结算、指数授权使用、信息披露等也将进一步压缩。
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和基准库预计在三季度末推出,分为一类库和二类库,并与浮动费率挂钩。调整基准时,基金公司可在不改变投资范围、目标、比例限制和策略的前提下自主决定,无需召开持有人大会,为行业提供了一次梳理产品线的机会。
在考核与薪酬方面,公募改革25条已对基金公司高管和基金经理提出具体约束,强调长周期考核机制,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的三年以上考核权重不低于80%。业内共识是“去明星基金经理化”,特别是在头部公司试点团队制模式,弱化个人影响力,强化整体投研能力。此外,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和持股集中度问题也受到关注,千亿规模基金经理或将难以再现。
信息披露方面,投资者盈亏情况有望纳入披露范围,明年或推出主动权益基金的信息披露模板,涵盖综合费率、盈亏情况、业绩基准对比及管理费用等。同时,信息披露费用也有望下调,进一步提升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