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麦田能源的上市进程近日引发关注,原因是在股东表决环节,有5家股东投出反对票。这5家机构——盐城朝瑞、黄海朝希、朝希优势、嘉兴朝睿、嘉兴朝耀,均为持股不足5%的中小股东,合计持股2.27%。更引人注目的是,它们同属朝希资本旗下,而该机构旗下另两家基金却明确支持上市。同一私募旗下基金在上市问题上意见相左,极为罕见。
朝希资本是一家聚焦新能源与电子半导体领域的中型私募,管理规模在20至50亿元之间。其多位高管拥有投行背景,按理应更理解上市的意义。但此次事件中,部分基金反对上市,背后原因与估值落差密切相关。2023年4月,麦田能源完成股份制改造并启动新一轮增资,5家异议股东以234.31元\/股的价格入股,对应公司估值约148.89亿元。但此次IPO计划中,发行后估值仅约66.44亿元,缩水超五成。若按此上市,相关股东将面临大幅账面亏损。
反观朝希资本旗下另外两家基金,其入股时间为2022年10月,成本价对应公司估值约56亿元。按IPO后估值测算,无论发行多少股份,这两家机构均有望获得可观回报。正是因入场时点与估值差异,导致同一私募旗下基金态度迥异。这一现象也揭示了资本博弈中利益与预期的复杂性。
中小股东虽难左右上市大局,但其反对意见往往引发监管关注。在麦田能源案例中,交易所后续是否会就异议股东的否决理由提出问询,将成为观察重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