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正迎来新热潮,但这一进程并非一蹴而就。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指出,人形机器人将遵循“文娱—工业—家庭”的三步走路径,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轨迹相似。当前市场订单激增更多是热度驱动,虽然实际应用价值有限,却体现了中国市场对新技术的包容性,为技术迭代提供了独特机会。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收同比增长27.8%,工业与服务机器人产量也分别增长超35%和25%。江磊认为,现阶段人形机器人可通过提升数据采集精度,在无人零售、银行导览等场景实现厘米级服务;未来3至5年,借助高精度传感器,有望进入工业制造领域;5至10年内,突破运动控制和情感交互技术后,家庭服务将成为主要应用场景。他强调,当前突破关键在于数据积累,爆米花制作等餐饮场景有望成为首批落地试点,通过“边应用边学习”模式获取真实场景数据,推动技术快速迭代。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仍面临“一高五难”问题,包括门槛高、算法难、软硬协同难、知识积累难、人才聚集难和安全应用难,亟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加速商业化进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