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优势企业基金换帅,陆文凯接棒
知名基金经理翟相栋因个人原因正式离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一职,该基金由陆文凯单独接管。此前,招商优势企业曾于7月下旬增聘陆文凯为基金经理,如今管理人调整落地。陆文凯接棒后,市场关注其是否会带来新的调仓思路。
陆文凯整体偏向成长风格,持仓分布相较翟相栋更为均衡。他对A股和港股持中性偏乐观看法,认为市场信心正逐步恢复,结构层面的变化更为显著。接下来的调仓方向,或将逐步向消费相关行业倾斜,尤其聚焦内需消费中与零售终端联系更紧密的领域。
这一策略基于三方面考量:行业趋势、估值水平与企业潜力。陆文凯指出,消费行业整体增长已趋稳,未来机会更多来自内部深耕。过去几年,不少企业退出市场,部分优质企业在底部夯实了竞争力。目前,餐饮、零售、服饰等细分领域已有具备深厚壁垒、盈利处于底部的公司,港股尤为集中。这些企业虽面临一定周期波动风险,但整体可控。
估值方面,消费板块不少标的市盈率仅十几倍,远低于海外同类企业,存在明显估值差。从成长潜力看,部分企业在下行周期中展现出二次增长迹象。陆文凯强调,消费属于慢变量行业,增配过程将保持谨慎,控制节奏与偏离度,确保整体配置均衡。
今年公募行业人事变动频繁,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前,已有115家基金管理人出现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234位;同期,117家基金管理人新聘基金经理,人数为345位。人才流动加速,部分明星基金经理选择“奔私”。除翟相栋外,张翼飞、鲍无可、于洋、周海栋、蒋华安、曹名长、洪流等均在年内离任在管产品。部分基金经理未来或转向私募发展。
公募行业内部变动加剧的同时,基金经理“公转私”现象也愈发普遍。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具备公募背景的私募基金经理已达863位,其中仅36位任职于百亿私募,多数所任职私募管理规模在0-5亿元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