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不等于压缩民生支出

腾赚网 100 0

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施行以来,进一步收紧了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丝”。然而,一些声音将过紧日子与激发干部效能、群众过好日子、提振消费对立起来,需要理性看待。有的是对政策理解有偏差,需及时澄清;有的则是执行走样,必须纠正。

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根本目的是为了群众过好日子,这是党的宗旨决定的。正确执行《条例》,关键在于精准施策,既严控乱花钱,也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不能把过紧日子当作“躺平”借口,也不能将其等同于压缩民生支出,更不能影响正常公共服务。厉行节约的核心,是遏制浪费,不是转嫁负担。

过紧日子不是简单削减开支,而是科学安排财政支出。《条例》从一餐饭、一杯酒等细节入手,同时严控重大决策失误带来的浪费,强调花钱要有效果,无效要追责。这既体现了“公款姓公”的原则,也回应了群众对合理使用公共资金的期待。党政机关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精打细算,优先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和运转。

真正落实好过紧日子的要求,既要省该省的,也要花该花的。严禁将费用转嫁给基层或社会,更不能因此降低公共服务质量。这不仅是一门平衡“减”与“增”的学问,更是对责任与担当的考验。唯有如此,才能以优良作风带动社会风气,推动各行各业稳步发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