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基金代销打响超低费率战
银行基金代销的“价格战”愈演愈烈。继多家大行将公募基金申购费率降至1折后,深圳农商行近日再出狠招,宣布对部分基金实行0.1折费率优惠,比行业“地板价”还低九成,引发关注。此前,常熟农商行也推出过类似政策,覆盖基金数量远超此次优惠。可以看出,中小银行正通过超低费率争夺市场,试图在激烈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与中小行激进降价不同,招行、交行等大行仍维持1折费率,并未继续下探。这些银行更注重服务升级,例如招行强化投顾平台,交行将优惠拓展至养老金产品,民生银行则聚焦明星基金和线上投教。在费率战之外,优化服务成为大行稳住市场份额的关键。有分析指出,中小银行受限于品牌、渠道和产品筛选能力,难以与大行和互联网平台抗衡,只能以“以价换量”的方式吸引投资者。
不过,0.1折费率的可持续性仍存疑。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成本结构各异,超低费率是否能覆盖运营支出,仍需结合客户黏性、交易量和综合收益来判断。相比互联网平台,银行在盈利模式上依赖手续费和管理费分佣,若交易量无法支撑,长期零费率将难以为继。当前,1折仍是主流,0.1折多为中小行局部策略,尚未形成行业趋势。
与此同时,互联网平台的“0费率”打法也在持续冲击银行渠道。蚂蚁基金、京东金融等平台凭借流量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压缩银行的市场空间。数据显示,蚂蚁基金非货币基金保有规模远超招行,显示出平台在获客效率上的强大优势。相比之下,银行在用户体验和触达灵活性方面仍显不足。
银行基金代销格局正加速分化。招行、工行等大行凭借客户基础和综合服务能力,稳居头部位置,而中小行则面临内外夹击,市场份额持续承压。分析认为,基金代销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回归服务,降费只是短期引流手段,长期还需依靠产品筛选、资产配置和投顾能力的提升。否则,一味降价只会导致利润压缩、服务质量下降,陷入恶性循环。未来,谁能真正满足客户财富管理需求,谁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