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企业中东投资遇挑战

腾赚网 98 0

为何许多中资光热\/光伏项目迟迟未能落地?这个问题在《从亚洲到阿拉伯:海湾地区战略投资路径解析》白皮书路演现场被提出,道出了不少中资企业在中东落地过程中的真实困境。易达资本总结出三点原因:商业模式不可持续、审批流程复杂、融资方式需灵活应对。这些问题背后,是中资企业对中东市场认知不足与准备不充分的集中体现。

中资企业中东投资遇挑战-第1张图片-腾赚网

近年来,随着沙特、阿联酋等国推进“2030愿景”等国家战略,中东市场对中资企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吸引力。2022年习主席访问沙特后,更多企业从观望转向行动。然而,现实并不简单。初期不少企业寄望于中东主权基金或家族办公室融资,却发现当地更看重产业协同与本地价值创造。企业若仅抱着“拿钱落地”的想法,往往难以推进。

面对地缘不确定性,越来越多中资企业意识到,海外布局已成必选项。从设厂、建办到成立合资公司,企业正加快本地化节奏。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断浮现:六国如何选择?法律体系差异如何应对?为何电价低却产能不足?

为破解信息壁垒,易达资本发布年度白皮书,系统梳理中东投资路径。书中指出四大趋势:政策红利加速释放、私募股权市场崛起、全球制造格局重构、亚洲资本技术加速融合。与此同时,五大高潜赛道浮出水面:数字基础设施、电商物流、高端制造、能源转型、金融科技。这些领域不仅契合中东转型方向,也具备亚洲企业落地能力。

对投资者而言,进入中东已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么进”的问题。易达资本建议:聚焦政策支持方向、深度参与项目、构建本地化运营、推动合资合作、前置设计退出机制。同时提醒,法律合规不可轻视,尤其要规避“代持”等灰色操作。

中东正从资源输出型市场转向长期增长型市场,中资企业若能找准路径、稳扎稳打,将有望在这片热土上扎根生长,共享区域转型红利。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