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债市最近坐了一回过山车。7月中下旬那波极端行情过后,市场总算迎来小幅修复。回顾7月21日那一周,银行理财大举赎回债基,背后其实是机构的防御动作——担心客户集中赎回,提前“落袋为安”。这种做法在2022年11月债市踩踏之后,已成常态。好在市场没出现连锁反应,负面情绪没有蔓延。
与此同时,A股回暖带动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资金开始从债市流向权益类产品,固收+顺势重回舞台中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增固收+规模占整个公募基金增长的15%,显示出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重新青睐。不少基金公司也从去年底开始加大力度推广固收+产品,押注2025年权益市场回暖。
债基赎回背后,除了市场波动带来的担忧,还有物价预期变化和权益市场回暖的双重影响。部分资金从纯债转向含权产品,虽然带来一定压力,但整体冲击有限。多位基金经理指出,债市短期内难现大牛市,操作上更注重控制回撤和提升流动性。与此同时,银行也在引导客户转向持有期固收+产品,既稳定规模,也减少流动性管理压力。
业内普遍认为,传统纯债收益已难满足投资者需求,固收业务面临转型。未来,更丰富的资产配置、更多元的投资策略,将成为资管机构竞争的新战场。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