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整治“内卷式”竞争成2025年重点任务
反内卷成为2025年政策主线之一。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PPI自2022年10月持续处于负值区间。地产周期下行叠加传统行业需求疲软,导致产能利用率低迷;疫情期间外需激增和产业政策推动下,新兴行业产能扩张过快,如今面临需求回落,产能消化困难。供需失衡引发同质化竞争,价格战频发,挤压企业利润,阻碍产业链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率三年来持续下滑,非金融上市公司毛利率同样承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列为2025年重点任务,措辞从“防止内卷”升级为“综合整治”,政策力度明显加强。二季度以来,国务院、发改委、中央财经委员会接连发声,反内卷节奏加快,各地开始出台具体整治措施。
本轮反内卷与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有所不同。上一轮改革聚焦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通过行政指令强力去产能,配合行业整合,大幅提升了集中度,推动商品价格上行。而本轮反内卷覆盖范围更广,不仅涉及建材、化工、生猪养殖等传统行业,还包括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电商等新兴产业。当前经济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难以采用“一刀切”式去产能,政策推进更为温和,需配合需求侧政策共同发力。此外,上一轮改革由发改委牵头,目标明确、执行坚决;本轮则更多依靠行业自律,由工信部和行业协会组织协调,约束力相对有限。未来政策效果仍有待观察。
从行业层面看,普钢、玻璃玻纤、钛白粉、新能源链(硅料硅片、光伏电池组件、锂电设备)等板块盈利和资本开支均处于低位,企业参与反内卷意愿较强,具备较好执行基础。其中钢铁行业国企占比较高,去产能阻力较小,若后续政策加码,有望成为反内卷推进较快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