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7月临近,新一轮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即将揭晓。业内普遍预测,二季度研究值或低于2.25%,触发预定利率调整机制。一旦研究值公布,险企将在两个月内完成产品切换。无论最终数值是否突破2%,这已是行业共识。

事实上,保险公司早已行动。部分公司7月初已调整产品定价,计划8月底完成切换。长城人寿等机构通过模块化配置实现产品快速迭代,重点布局浮动型与保障型产品。随着预定利率下行,这类产品既能缓解负债端压力,也能分散投资风险,为险企腾出更多权益配置空间。
预定利率下调将带来连锁反应。专家指出,中长期来看,这一调整有助于支撑超长债收益率下行,同时利好高股息股票。险资或将提高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借助高股息策略稳定收益。在资产与负债联动的背景下,下调预定利率成为险企应对利率下行的重要手段。
与此同时,人身险产品正加速回归保障本源。随着收益吸引力减弱,产品功能从理财向风险保障、财产保全、长期领取等方向转变。医疗险等保障类产品不受预定利率影响,成为险企创新重点。部分公司已推出医保数据赋能的新品,探索更多服务模式。
面对市场变化,保险代理人也被要求升级服务能力。从销售导向转向顾问式服务,整合养老、医疗、财富管理等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已成为行业趋势。数字化工具与生态服务的结合,也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