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7月14日讯 当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对进口药品征收200%关税时,外界本以为制药行业会一片哗然。然而现实却有些出人意料——尽管消息一出引发广泛关注,但过去一周纽交所Arca制药指数仍上涨约1%,标普500则基本持平,业内并未出现明显恐慌。
关键原因在于特朗普给出的“缓冲期”。他称相关企业将有一年至一年半时间调整,之后才正式实施高关税。这一宽限期让企业有充足时间囤货、转移生产线甚至新建工厂。杰富瑞分析师指出,若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计算,免税期可能延续至2027年,部分公司甚至能靠库存撑到2028年。与此同时,特朗普提出的“大而美法案”也降低了美国本土生产的成本,允许企业立即扣除研发费用和设备支出,并提高利息抵扣上限,使回流变得更具吸引力。
眼下,药企已开始行动。一方面,大量囤积药品以备未来之需,例如爱尔兰出口的激素治疗药物今年价值已达360亿美元,是去年两倍;另一方面,不少公司宣布在美国加大投资,礼来就计划投入270亿美元扩建制造业务。分析认为,这种“威胁+宽限”的策略,反而正推动特朗普希望看到的变化:让企业把生产搬回美国。
不过,政策尚未最终敲定,变数仍在。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药品关税细节将在7月底公布。届时,特朗普是否真正出手,将成为影响行业走势的关键信号。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