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
腾赚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wulanwray@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私募基金行业曾是男性的“主场”,但如今这一局面正在改变。李蓓、逄颖颖、范晓果等女性的名字频繁出现在业绩榜单前列,成为行业焦点。截至2025年2月,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全行业已有166位女性基金经理崭露头角,其中31位更是私募机构的实际控制人。她们以稳健的管理风格和多元化的策略布局,引领私募行业步入“她力量”时代。
在地域分布上,上海以52位女性基金经理位居榜首,远超深圳和北京等金融重镇。从机构规模看,头部私募中的女性身影仍较少,仅半夏投资李蓓等三人跻身其中。相反,超半数女性基金经理来自小型私募,这反映出中小型私募更灵活的机制更易接纳女性领导者。女性基金经理活跃于股票、债券、期货等多个领域。例如,在股票策略中,83位女性基金经理占据重要位置;在债券策略和期货策略中,也分别有21位和20位女性参与其中。数据表明,从业10年以上的女性有88位,20年以上的有20位,30年以上的有5位。
在业绩方面,近一年收益20强榜单中,范晓果以101.87%的收益摘得榜首,杨沙、李佳佳等紧随其后。近三年收益来看,戴诗佳收益超200%,杨萍、赵培共管产品并列第二。这些成绩不仅打破了“女性风险偏好低”的刻板印象,更证明了女性在复杂市场环境中精准决策的能力。在债券策略领域,罗思露通过精细化信用债挖掘实现超额收益,展现了女性在风险控制和细节把控上的优势。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